子曰。學而時習之。不亦說乎。有朋自遠方來。不亦樂乎。人不知而不慍。不亦君子乎。
(一)子曰。學而時習之。不亦說乎。有朋自遠方來。不亦樂乎。人不知而不慍。不亦君子乎。
【編輯補註】
【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】:「說」字,讀作「悅,ㄩㄝˋ,yuè」,就是喜悅,高興。學習學問,要時常溫習它;你若是時常溫習它,就會從舊的道理裏頭,領悟出新的道理來,這樣子不是很叫人高興嗎?
【上人講評】
你們聽我講的,有什麼地方還沒有聽明白,現在可以問,現在還有一點時間;或者你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講法,也提出來告訴大家。這也是「論語」,我們講的是現在的論語,他們是過去的論語。所以你們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,不要在那兒不發布施心。都沒有意見啊?
【上人講解】
【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】:有朋友從遠方來,來幹什麼呢?這不是來盡玩盡鬧,是來共同研究功課,增長道業的。這「樂」字,是「快樂」的意思。有朋友從遠方來和我一同研究學習,這不是很令人快樂嗎?孔子是這麼說的。
【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】:知,就是認識,recognize;不知,沒有人認識他,就是nobody recognizes him。慍,就是生煩惱,發脾氣,慍怒了!這個「慍」,是在臉上有點顯現出來發脾氣,還沒有怎麼說出來,所以旁邊有個豎「心」,它是在心裏頭的;心裏頭很不高興的,或者就氣得發狂了!
好像是一個很有道德,很有學問,very famous professor(很有名的教授);到一個地方,沒有人認識他,大家也都對他很冷淡的。這一般人差不離的就受不了,受不了就該發脾氣了,心裏頭就不高興了:「趕快走!你們簡直的──你們這《雜誌》盡罵我,我不看了!」其實《雜誌》是說道理的,並不是罵某一個人,他就發脾氣了,這叫「慍」了。
這意思就是:他自己很有學問,很有德行,沒有人認識他;可是儘管誰都不認識他,誰都不瞭解他,誰都不明白他,他也沒有脾氣,認識和不認識,瞭解與不瞭解,自己都沒有問題的。這不就是一個很有德行的君子嗎?
出處: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