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学史有足够多的了解,在看《文豪野犬》的时候一定会冒出一个问题——中岛敦是谁?
诚然,作为一个作家,从在中国的知名度来看,中岛敦完全不能和太宰、芥川等各家相比,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他。
中岛敦的敦字,拼音为[dūn],罗马音是:中岛敦 なかしま あつし NAKASIMA ATUSI。
中岛敦(1909-1942),出生于汉学世家,祖父中岛庆太郎、伯父中岛端均为汉学家,父亲中岛田人是中学汉字教师,这使得中岛敦有着深厚的汉学基础。中岛出生的第二年,父母离婚,他被寄养在祖父家,三岁那年,祖父去世,不久,父亲再婚,将他接回家。
初中时期,继母去世,次年父亲再娶,与第三任妻子生了三胞胎儿女,但都在幼儿期去世。
1930年,中岛敦进入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科,期间研习了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的全部作品,热衷于跳舞和打麻将。同年六月,伯父中岛端去世。两年后,中岛和桥本たか结婚,同年,前往中国满洲旅行。
1933年三月,东京帝国大学毕业,四月,同大学院入学,主攻森鸥外的研究,同时在私立横滨高等女学校担任教员。其后不久,妻子生下长男中岛桓。次年四月,继母去世。
1937年一月,长女出生,仅三日后便死亡。
中岛敦长期患有哮喘,1942年12月,他因气喘病发去世,享年33岁。
中岛敦一生命运坎坷,除从小身体羸弱,罹患气喘,曾几度病危,又常遭逢生离死别的痛苦,一生中屡次遭逢亲人过世,使得中岛敦性格十分细腻敏感,时常思考着“生命存在”的问题。而明治维新之后,日本官方开始独尊洋学,再加上甲午战争后,日本高官普遍轻视支那,使得汉学家成为一种尴尬的过时产物,这些都成为中岛敦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作品
《光と风と梦》(筑摩书房:1942年7月)
《新锐文学全集2 南岛谭》(今日の问题社:1942年11月)
遗作
山月记
名人传
弟子
李陵
北方行(未完作)
章鱼の木の下で(随笔)
和歌でない歌(和歌集)
《文豪野犬》中,中岛敦的异能力名为“月下兽”,其典出自其代表作《山月记》。
《山月记》是一篇短篇小说,借唐传奇中李徵化虎的故事展开,其大略如下。
陇西李徵博学聪慧,才情颖异,弱冠之年登进士做官,但又性情狷介,自视甚高,不久辞官返乡,以诗为志,断绝交游。而后迫于生计,不得不重回官场,做了个地方小吏。他愈发闷闷不乐,终于在一次因公外出,宿于汝河水畔时因绝望而发狂,冲向幽暗之处,再没有回来。
而后,李徵的旧友袁傪奉旨出使岭南时见到了已化为虎的李徵。问及原因,李徵解释说:
在下一面想成就诗名,一面却不愿拜师求教、也耻于和诗友探讨,切磋诗艺。固守高洁,不与流俗为伍,而这完全是在下怯懦的自尊心和可怜的羞耻心导致的。
既忧虑自己并非珠玉,又不愿刻苦磨砺,另外,又有几分相信一己或可以琢磨成玉,因此,不屑于与碌碌无为的瓦当共处。渐渐地远离世间,疏远人事。其实是愤懑和羞惭越来越的育肥了内在本来孱弱的自尊心的结果。
每个人的性情中都有兽的一面,各人都应是自己的驯兽狮。在下的猛兽就是妄自尊大的羞耻心,是猛虎。
关于这个故事,有很多专业的解读,不得不说和作者的经历大有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