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dasinei转载,译者:末摘
(7.24 谷崎润一郎 生贺)
谷崎文学的代表作《细雪》
佐藤春夫
谷崎文学的特点在其通畅且充实之风格的厚重感上。也可以说是如同在平坦的都市大道上行走一样。虽说这一特点在他初期的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,但显示其大成之态的不正是这《细雪》吗?其厚重而大气,更加之以脉络的细腻,确是上乘之作。
他由对《源氏物语》现代文翻译的尝试,深入学习了古典的手法。在他本就优异的天资之上,更添了这一极好的养料,他便在其作用下写出了这部作品,所以它也成为了无可挑剔之作。古典的稳重和现代风的写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,其均衡又形成了恰到好处的讽刺、快意的风格。
以上尽列了些谷崎文学的优点,这也是因为《细雪》这一作品充分发挥了谷崎文学的长处。话虽如此,谷崎文学在整体上却并不是无可挑剔的难得之物。不过,在这部作品中,遵循常识而如同造物一般的格调低下,这一谷崎文学的缺点却被有意地避免了。
我记得爱伦•坡的意见是:真正的美总有一些奇异之处,需要一种可以称之为鬼气的东西。谷崎文学总是以鬼气为追求,却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,说到底只是以常识构成的缺乏神韵之物,我认为,谷崎文学的最大缺点就在于此。与泉镜花和永井荷风的文学相比,谷崎文学显得常识性而缺乏神韵,我的这一意见想必会得到很多人的赞同。不仅是作品,即使是看其个人,谷崎氏也不是像镜花那样、或是像荷风那样异于流俗而特出的人。他是可以和菊池宽并称的明理之人。尽管作品的倾向全然相反,但其作品在受大众欢迎方面与菊池宽的作品相似,这也绝非偶然。
换言之,谷崎氏并不是像由上天诞育的畸形儿般生来的天才,而是靠他自己的努力,创造并完成了自己文学的能人。
话说回来,《细雪》这一作品,是一部将对关西这一日本国内的异国情调(对于身为东京人的谷崎来说,其完全是一种于风土人情不同之地的新奇)的细致观察、及他充分体会的身边事物,进行了详尽描述的一种风俗小说、一种闲谈。写它不需要什么神韵,只需借他的妙笔不断写下去就足够了。他如在享用佳肴之前舔唇般地写着,极为乘兴,想来这部华丽而带有一缕物哀的故事(或不如说是闲谈)的确应令人们喜欢。
它并无不合理之处,写得很流畅。而它的风格为人们所喜爱,又只集结了谷崎文学的优点,称其为代表作也毫无问题。尽管如此,我实际上却不太喜欢这部作品。其原因我自己也不太清楚。或许是因其迎合世人之处不合我这个乖张之人的口味吧。又或许是太通俗了吧,不,我觉得通俗这点倒不如说是优点之一。尽管如此,却不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,经过仔细考虑后我终于明白了。大概是因为我隐约对其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的一部分有所了解吧。换言之就是,过于了解幕后的话,舞台剧也就没意思了吧。看来就是如此。那舔唇般的写作姿态,对于知道幕后的我来说,也显得令人不快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生日当然也要过!(?